症状特点
常见症状
凹甲、白甲、甲营养不良、甲周炎、脚气、无名指半月甲呈粉红色、指(趾)甲脆软萎缩、指(趾)甲点状凹陷、指(趾)甲横断、指(趾)甲颜色改变。
分类
1、近端甲下型灰指甲:较少见,多数继发于甲沟炎。
2、远侧端甲下型灰指甲:初表现为甲的远端(侧缘)甲板面出现不规则的小片白斑,随后变成无光泽的灰斑,并逐渐变为黄棕色直至黑色。
3、白色表浅型灰指甲:常见于指趾甲,表现为甲板表面有白点或白色1毫米直径大小的斑片,病甲呈脆性而刮落。
4、全甲营养不良型灰指甲:这并不多见,常为以上各型比较终发展的结果。
5、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性甲型(或真性念珠菌甲癣)灰指甲:表现为全甲变质,膨起,松脆,表面疣状,凹凸不平。
6、慢性甲沟炎型灰指甲:表现为外侧甲皱襞及近端甲皱,表皮护膜变质或变棕色。
7、真菌性甲型灰指甲:表现为脚气浓重(俗称“香港脚”)趾沟腐烂,水疹。
疾病检查
常见检查项目
真菌的分离与鉴定、真菌培养检查 >>>点击咨询检查详情
取甲表面、甲下碎屑、甲组织进行真菌镜检常可发现真菌菌丝和孢子,可以协助诊断,但不能确定致病菌种。
病理检查发现菌丝和孢子时可确诊,为诊断甲真菌病的金标准,注意病理检查时同时做真菌培养。
并发症
甲沟炎、甲癣
并发症:甲癣的患甲暴露于外,一旦受到各种外伤,细菌易于长驱直人,从而引发甲沟炎,甲床炎,手指脓皮病等并发症。
病理病因
周围神经性疾病(10%):
健康的甲不易受感染,甲感染真菌的趋向可能与遗传,糖尿并局部动静脉循环和淋巴回流障碍,周围神经性疾病等因素有关。
病菌(25):
甲癣常由红色毛癣菌,石膏样毛癣菌,絮状表皮毛癣菌等引起。
真菌(35%):
甲真菌病多由其他丝状真菌,酵母样菌及酵母菌等引起,大多见于营养不良的指(趾)甲,现已肯定白念珠菌及短帚霉菌可致甲真菌病。
疾病治疗
治疗方式:中西医结合治疗
治疗周期:1-6个月
疾病预防
1、多吃一些维生素A和D含量较高的食物。
2、注意个人卫生,保持手脚的干净清洁。
3、防止受到传染:避免用公用鞋袜、毛巾及其他洁具;不在公共游泳池、浴室、桑拿、健身房等地赤足行走。
温馨提示:不要共用生活用品,勤洗手和脚。
就诊需知:
1、肤康就诊患者较多,请提前网上预约挂号,网络预约优先就诊【点此预约】
2、接诊时间:早8点—晚18:30(节假日不休)